会员中心 | 登录 | 注册 | 行情频道 | RSS订阅

金融网(中国金融门户)

当前位置 >> 主页 > 理财 > 基金 >

中邮基金国晓雯荣膺“2020英华奖-三年期股票投资最佳基金经理”

2020-10-28 15:48 来源:金融网 www.chnfi.com

网友评论 字号:T | T


10月28日,由《中国基金报》颁发的第七届中国基金业权威奖项英华奖榜单揭晓。在激烈的角逐中,中邮基金基金经理国晓雯因其管理的中邮新思路(001224)表现优秀脱颖而出,跻身"2020英华奖-三年期股票投资最佳基金经理"之列。

  自2017年6月27日国晓雯上任以来,中邮新思路基金表现亮眼。该基金今年中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邮新思路过去3年的净值增长率为118.42%,大幅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及大盘指数。

  (基金净值及指数涨跌幅来源:基金定期报告,Wind,2017.6.27-2020.6.30)

  据海通证券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邮新思路在1000多只同类灵活配置型混合基金中排名前2%(17/1020),海通证券、招商证券、上海证券均对其维持五星评级;如果以最新截至9月30日的数据来看,中邮新思路近三年更是以157.91%的收益率跻身同类基金前十(7/1121)。

  (收益率/排名/评级来源:海通证券)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晓雯的管理下,中邮新思路基金不仅业绩优秀,在回撤控制方面也表现良好,呈现出进可攻退可守的特点。Wind数据显示,在2017年6月27日至2020年6月30日的三年间,中邮新思路的日最大回撤仅为-18.53%,优于同类基金-20.35%的平均水平。

  (注:同期在54只同类翻倍基金中,新思路最大回撤排名第11。数据来源:Wind)

  在2018年下半年市场遭遇寒冬的情况下,中邮新思路基金不仅没有随大市下跌,反而逆市录得1.92%的正收益,充分展现了国晓雯对回撤的把控能力和操作的有效性。而这也与国晓雯力求稳健的绝对收益管理理念一脉相承。

  在投资策略上,国晓雯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基于宏观政策决定投资组合的整体仓位,进行行业选择,同时基于基本面择股,决定个股仓位,并适时辅以波段操作。在实现正收益的首要目标指导下,国晓雯非常注重风险控制,操作策略较为灵活,敢于低仓位过冬,不会盲目追高,对个股没有执念。

  对于今年的后市行情,国晓雯认为市场流动性宽松的局面仍将持续,看好四季度市场继续向上;同时在公募、保险等机构增量资金持续入市的局面之下,结构性行情仍将持续。

  对于消费板块,她认为当前市场主要担忧其估值过高。但作为A股市场机构化、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板块,对比海外消费龙头当前A股消费板块估值仍相对合理,远未进入估值泡沫化阶段。与此同时,从过去经验来看,消费板块单纯因为"贵"导致的调整很难构成趋势,而是通过震荡"以时间换空间"消化前期超涨。因此,只要消费板块可以维持高景气,便很难出现系统性下跌。但总的来说,随着估值来到较高位置,消费板块上涨斜率最大的时候已经过去,后续将由估值驱动向盈利驱动转换。

  对于科技板块,国晓雯认为近期市场对于外部风险的恐慌已集中反映在相关板块仓位的回落上。后续外部"靴子"将逐步落地,同时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在即,十四五规划将出,国内的产业政策也将持续释放并对科技板块形成催化。此外,当前5G为代表的新一轮的科技周期正在开启,也将驱动科技板块景气加速改善。长期来看,本轮科技行情也将肩负历史使命成为市场中长期主线。

  对于近期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低估值顺周期金融板块,国晓雯认为应把握其短期阿尔法机会,但在货币政策不会大放水、经济持续弱复苏的情况下,很难构成系统性行情。

  注:中邮新思路基金成立于2015年11月11日,2016-2019年、2020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6.21%/3.49%、-3.62%/3.37%、1.92%/3.26%、71.67%/3.15%、25.91%/1.52%。国晓雯还担任中邮信息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基金经理(2018.6.22-今),该基金自2015年5月14日成立至2015年末,2016-2019年、2020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4.70%/-8.52%、-28.94%/-12.60%、-26.34%/7.90%、-8.94%/-20.90%、56.11%/38.11%、20.67%/16.91%。数据来源: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材料仅为宣传用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投资者在投资前请详阅《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配产品。本产品由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销售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来源:中华金融网 作者: 综合 编辑: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金融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金融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金融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金融网无关。4、金融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行情数据中心

  • 美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精英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RSS 栏目
版权所有©金融网 www.chnfi.com 工信部京ICP备17057549号-5
广告投放、软文发布、投稿合作QQ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本网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