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登录 | 注册 | 行情频道 | RSS订阅

金融网(中国金融门户)

当前位置 >> 主页 > 财经 > 文化 >

婚礼刮起“汉服风”,是封建迷信还是文化自信?

2021-05-10 13:47 来源:金融网 www.chnfi.com

网友评论 字号:T | T


近期,在浙江杭州 一床垫 门店发生了让人目瞪口呆的一幕。

一张床垫,两家哄抢。一方是先手签单拒绝转让的备婚情侣,一方是硬要加钱买走床垫的拆迁户大爷。双方你来我往几个回合,最终年轻人以退为进,喊出“10万,拿出来,抬走”,没想到大爷当场答应,以金钱优势取得了床垫最终归属权。

 

什么床垫这么抢手?据店员介绍,这张故宫联名的新婚床垫当时店内仅有一张,两家人为了结婚图个吉利,都想买走,导致起了冲突。为了一个美好寓意不惜加价10万,这到底是对传统文化的狂热痴迷?还是“迷信”复辟、文化倒退?

传统文化会在未来消失吗?

你能想象的一场完美婚礼,是什么样的?

在B站,“汉服婚礼”成为满足很多人对这一天所有想象的途径。静知就是其中一员。近期,宁波女孩静知将自己的汉服婚礼视频上传到B站,引发了200万网友的围观,弹幕直接密到遮住了画面。

为了让婚礼的礼仪流程和布置细节更“传统”,静知花了半年时间查看资料,参考了《大明会典》中《士大夫婚礼篇》《太子大婚》等文献,在仪式上融入了绞面礼、却扇礼、沃盥礼、撒帐礼等传统仪式,并精心选用了一些宋制、明制的器具。

 

在未来,静知也希望自己能为汉服文化的传播尽一份力。“不穿一次汉服,你可能永远不知道它有多美。希望更多人能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把曾经丢失的文化重拾回来。”

像静知这样的愿意了解、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如今越来越多。在接二连三韩国人抢夺中国文化事件中,年轻人的表现也从未令人失望。

被韩国网友碰瓷名字是韩国人的江疏影,在社交平台以古诗回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华文化输出博主李子柒,在春节之际,专门将视频标题命名为“Chinese New Year!”意在强调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任何人抢夺……诸如此例,比比皆是。

 

现在再看开头的新闻,为什么这位老人宁愿多花10万,也要买下这张床垫?也许是出于对传统喜文化的信任和尊崇,在这位老人看来,这张故宫联名款床垫所蕴含的吉祥寓意,真的能让孙子的婚姻生活更加和谐美满。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几千年,早已浸入每个国人的文化基因当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每个国人的责任,如今这个重任又到了年轻人的肩头。

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正在焕发蓬勃生机

随着80、90、00后登上时代舞台,传统文化正在新世代重焕生机,并成燎原之势。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年轻人在娱乐、婚礼等方面玩出了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新内容。

“王炸”河南春晚,凭借文化传承高位出圈。《唐宫夜宴》收获人民日报等一众媒体的点赞。演员们穿着塞有棉花的衣服,同时口含棉花。眼部两角月牙妆容,展现出唐代女面部潮流妆容“斜红”,舞姿大气恢弘,把盛唐时期的文化风貌尽情地展现出来,引发网友在各大网站平台积极转发。

 

搭上国潮文化高速发展的列车,中式婚礼逐渐流行开来。更加注重自我展现和自身感受的90后,渐渐不再向往西装白纱的西式婚礼,而更加倾慕凤冠霞帔的中国传统婚礼。在小红书中,围绕中式婚礼的笔记数量超过22万篇。各电商平台上,凤冠霞帔、盖头、折扇、秤杆、花烛等也因中式婚礼而热卖。

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捧与热爱,也激发了国潮品牌的二次创作。著名珠宝品牌潮宏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9个具有代表性的吉祥物件,开发嫁妆黄金,取长长久久之意,祝愿新人百年好合。

 

不止这些,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运用体现在方方面面。盲盒玩偶、国潮服饰、文化综艺、IP改编、动漫电影……国潮文化的逐年升温,折射出的是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创新。

国潮崛起,是追求文化认同的年轻人自我表达的情绪出口,也反映了新一代年轻人追求消费升级的愿望。在这种向好的大背景下,喜临门、波司登等屹立于世界的民族品牌已经做出表率:以文化为基,帮助消费者寻找品牌认同。相信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参与到文化升级消费当中,传统文化必将走向国际,拥抱更加广阔的世界。

来源:搜狐网 作者: 综合 编辑: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金融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金融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金融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金融网无关。4、金融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行情数据中心

  • 美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精英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RSS 栏目
版权所有©金融网 www.chnfi.com 工信部京ICP备17057549号-5
广告投放、软文发布、投稿合作QQ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本网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