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登录 | 注册 | 行情频道 | RSS订阅

中华金融网(中国金融门户)

当前位置 >> 主页 > 商业 > 家电 >

12年全网第一!海尔智家双11:用户给的奖励

2023-11-13 17:05 来源:中华金融网 www.chnfi.com

网友评论 字号:T | T


零点一过,双11正式收官。截止到11月11日24:00,海尔智家拿下双11第12个全网第一。同时,他还收获了多渠道第一、多品类第一等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上面这些第一,今年海尔智家还有一些差异化新成果,主要体现在人群资产、会员规模等方面。

这份引领行业的“成绩单”背后,皆是用户给海尔智家的奖励,也显示出海尔智家打赢高质量双11的底层逻辑:好口碑才有好业绩。

好产出:有全网第一,更有不一样的引领

本届双11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抛开所有套路,回归用户本质。淘天集团首席执行官提出要办一届“快乐的天猫双11”。京东方面提出了“现货开卖”,消费者即买即得、不用等,更有全程价保覆盖超8亿商品。网友纷纷表示熟悉的双11又回来了。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海尔智家具体都在哪些方面,赢下了第一呢?

多维度领跑,再次获得全网第一。今年是海尔智家第12次获得全网第一,具体来看,在渠道方面,海尔智家在淘宝、京东、苏宁易购、抖音等多个渠道,位居全网第一;在用户口碑上,海尔智家位居冰箱、洗衣机等京东家电竞速榜服务口碑榜TOP1。

第一之外,还有不一样的引领。双11期间,海尔智家实现了用户口碑的高增长、人群的高留存,其会员规模成为行业第一。不光是吸引和留住用户,海尔智家在双11也实现了用户下单的高转化,其中以旧换新增幅243%、新品成交增幅28%。

从不变的引领,到变化的引领。为何海尔智家能在双11收获这些差异化成果?归根结底,是因为其做到了“把用户放第一”,所以才实现了“用户给予第一”。

高质量:全链路高质量满足用户

围绕用户全周期体验,海尔智家在品牌、物流、内容等全链路上,每一步都为用户而创新,打造了“高质量双11”,只为给用户带来全流程、全方位的高品质生活。

首先,海尔智家带来5大品牌矩阵,给用户提供多元选择。为什么那么多用户都选择海尔智家?是因为其旗下5大品牌各有特点,能适配不同用户的美好生活。海尔家电通过智慧科技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智慧生活需要,实现成套购买用户提升63%;卡萨帝为高端人士带来精致生活体验,满足高品质衣食住娱需求;Leader为各类年轻人提供潮流方案;还有三翼鸟为用户一站式定制智慧家;超高端品牌斐雪派克,满足高净值人群在品质上的极致追求。

 

其次,涵盖物流、服务等全链路,用户都能享受超越期待的高质量体验。用户不必经历漫长的等待时间,因为海尔智家为用户打造了送装同步的高效物流,不光就近极速发货,而且一次上门满足送货安装需求;如果是旧机换新用户,服务人员还会实现“送拆装”一体化服务,让用户省了旧家电处理的麻烦。如果是成套购买用户,服务人员会成套送货安装,给用户一步到位。不止如此,包括清洗维保、除醛加氟这些家生活服务,海尔智家也都以高质量全方位满足用户。

最后,内容的高质量让海尔智家与年轻用户更接近。海尔智家瞄准《你好种地少年》背后的年轻粉丝群体,邀请“十个勤天”为大家种草爆款产品。同时海尔智家还与淘宝首档明星种草栏目《全民offer大作战》合作,以创意互动的方式,与年轻圈层达成深度情感链接。不难发现,海尔智家这些创新的内容与形式,都在无形中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让他们在购物的同时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高效率:数字化转型创最佳体验

除了全流程高质量以外,海尔智家还通过数字化持续提效,以高效率满足用户的极致追求,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通过数字化运营,售前、售中、售后打造了最佳服务模式。海尔智家在精准洞察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能针对用户需求按价位、按兴趣、按人群对标投放;当用户需要咨询时,AI智能客服秒级响应,缩短38%的响应时间;用户下单后不会等太久,因为海尔智家通过数据共享优化库存体系,第一时间为用户极速发货,而且能实时查看物流情况,送到哪了、多久送到一目了然。

 

凭借数字化工具,海尔智家能够高效精准触达用户。双11期间,海尔智家持续强化数字化能力和工具的应用,从标准、流程、模式、机制等全方面升级优化了用户体验的各个环节,提高了服务用户的能力和效率。通过产品数字化中台提升了货品供给与运营效率;通过用户数据中台提升了推广效率,更高效触达目标用户;通过口碑管理平台及时跟进用户体验,差异即时触达相关节点,全面提升用户体验。

今年双11,海尔智家从全网第一,到新成果的口碑引领,背后皆是因为持续满足用户,才能收获用户给的奖励,持续获得全网第一。虽然双11已经落下帷幕,但可以预见的是,海尔智家还在聚焦“用户价值”而不断迭变升级,继续为更多家庭带来美好生活体验。

来源:中华金融网 作者: 综合 编辑: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金融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金融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金融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金融网无关。4、金融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精英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RSS 栏目
版权所有©中华金融网 www.chnfi.com

本网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