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应用在青岛轨道交通4号线的张村站和科苑经七路站正式落地试点。这是全国第一批集通信运营商加载数字人民币和NFC功能的SIM卡。
该项目是在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青岛市交通运输委的指导下,在青岛地铁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银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数金公共服务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实现了无网无电状态下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地铁过闸通行。
用户添加联通或电信SIM卡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至数字人民币APP,将硬钱包与中国银行个人数字人民币软钱包关联,在手机无电(或关机)状态下,仍然可以通过手机NFC功能“碰一碰”完成支付,并且实现了共享个人软钱包余额的功能,无需额外充值。目前,数字人民币App最新测试版里面增加了SIM卡硬钱包的关联绑定功能。
此次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在青岛轨道交通的落地试点,采用了基于SIM卡的硬钱包模式,通过预制个人化数据的方式,将SIM卡硬钱包与中国银行个人数字人民币软钱包绑定,再通过中国银行提供的单离线扣费接口,实现了无网无电状态下交易、延时联机支付扣费的创新功能。
该应用的过闸平均交易时间约为260毫秒,低于300毫秒的交易时间行业标准要求,在公交、地铁等小额高频的公共交通场景具有积极的示范推广意义,也为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公交、地铁等场景的业务指引、技术标准、检测标准以及产品升级方面贡献了积极的试点经验。该应用的交易过程采用国密算法,在技术上充分保障了交易安全性。该应用验证了数字人民币离线交易功能,提高了支付工具的多样性、安全性和便捷性,减少了因手机无电、通信网络覆盖不到等因素带来的使用障碍,充分满足了公众对支付工具安全、易用的要求,是数字人民币“人民性”的具体体现。
下一步,青岛将继续丰富无电无网支付应用,探索手机eSE、IC卡等不同载体、各试点运营机构的硬钱包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大无电无网支付场景覆盖,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
来源:中华金融网 作者: 综合 编辑:综合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金融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金融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金融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金融网无关。4、金融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点资讯
更多>>金融
- [04-22]烤披萨容易烤干?卡萨帝烤箱:
- [05-17]企业都想争第一,但第一只能有
- [07-11]左墨之:与生态方一起,共创用
- [12-23]场景布局获官方认可!卡萨帝洗
- [10-11]逆势双增!卡萨帝空调“一珠一
- [10-15]从家电到家庭!海尔智家广交会
- [10-17]中国掌握最多世界标准的家电企
- [02-01]用1杯热水放2盆冷水 海尔热水器
- [05-17]大快朵颐!掌上生活App饭票平台
- [06-03]618来袭 海尔智慧套系上线开售
更多>>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