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电气化公路新时代·2025交能融合产业创新大会暨第二届电气化公路技术论坛在沪举办

4月24日,由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道路交通委员会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交能融合产业创新大会暨第二届电气化公路技术论坛”在上海开幕。来自政产学研领域的200多名代表齐聚滴水湖畔,共商交通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大计,为构建新型交通能源体系注入创新动能。
茅以升科教基金会道路交通委员会副会长、重庆高速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滕英明主持了开幕式及主旨报告。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道路交通委员会会长刘文杰,上海市科协常委、原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兼路政局局长戴晓坚,华为数字能源公司副总裁、营商事务部总裁宋凯为本次大会致辞。刘文杰会长从产业协同演进视角阐述交能融合战略价值,重点阐释“电气化公路”概念,并提出电气化公路一定会成为未来基础设施发展的新高地、新产业的构想的论点。戴晓坚主任指出,交通与能源,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根本命脉;交能融合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标准的统一,商业模式的创新,政策体系的协同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携手共同破解。宋凯系统阐述重卡电动化与超充基建五大战略方向,提出2025年是商用车加速全面电动化的元年,并描绘了“让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的充电”的愿景。
本次大会以“数字化互联·电气化赋能——构建交能融合新生态”为主题,围绕“交通强国、全电物流”话题展开,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为导向,推动交通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加速智慧交通与新能源技术创新应用,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的清洁用能替代,探索公路电气化技术发展趋势。
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国道网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华为大家带来了题为《推进干线公路电动商用车补能设施建设,服务构建交能融合新生态》的报告。他就“双碳”战略、物流降本、新质生产力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情况,并针对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议。他指出:“高速公路加光伏、交能融合这一块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促进相关的技术应用,绿色化、智能化适应市场的发展,构建我们整个货运的新模式。”
华为智能充电网络领域总裁王志武的报告题目是《拥抱全面超充化机遇,让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在报告中,他系统论证了商用车电动化第三波浪潮的战略机遇,从汽车电动化趋势、商用车电动化价值、重卡物流电动化现状及问题、能源体系对比与超充技术优势、华为兆瓦超充解决方案及产业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说:“物流电动事实上,已经以超乎大家想象的速度到来了,而且在未来的3到5年会对整个物流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而且这个变革也会影响在座的所有人。”
葛洲坝集团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姚磊以《交通与能源融合,推动“双碳”目标的绿色引擎》为题作报告,介绍了能建在交能融合上的战略布局,并以国内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山东枣菏高速项目为案例和大家分享经验。报告深度解码示范项目在智慧能源管控、多能互补协同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并基于交能融合发展蓝图,前瞻性谋划交能融合在全要素、全产业和全场景的战略路径,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与新型能源体系深度融合提供中国能建方案。“交通是我国第三大碳排放产业,总碳排放比重超过10%,加快交通领域绿电替代,这也是助力交通强国的根本遵循。”
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城际交通事业部群总工程师兼常务副总经理邱晓东则围绕《上海繁忙高速公路精细化管理及数智化运营提升》主题,讲述了上海电科在高速公路数智化运营中的创新实践,介绍了公路资产管理、标准化收费站的运营经验,为全国高速公路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样本,展望了下一代智慧高速和下一代收费技术。“公路数字化的建设是支撑上海支柱性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石,加快交通科技创新融合的重要场景,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引擎。”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电网所安全与城市电网室主任代贤忠从政策要求、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三个方面,介绍了《高速公路充换电设施与电力融合发展趋势》。“充电设施覆盖度的增加、密度的加强,快速大位充电,包括紧急时段的充电,交通、车网互动、分布式光伏充电等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是下一步努力的重要方向。”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电气化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何斌和大家分享了《电气化公路供能关键技术研究》,他从铁四院在轨道交通电气化的工作出发,介绍了电气化公路的功能架构和体系,详细阐述了多种电气化公路供电关键技术,为电气化公路提供了另一种形式思路,并探讨了电气化公路的适用场景与经济性。“电气化公路需要考虑很多的场景和因素,首先要有场景的需求,适用不适用于电气化公路的方面,如果在全生命周期当中没有积极性,那可能就没有生命力,这些都是会影响的,有一套适用的系统才会有更高的经济性。”
下午的主题论坛“第二届电气化公路技术论坛”围绕电气化公路概念,共同探讨电气化公路的核心技术突破与系统化应用路径。当前,电气化公路作为智慧交通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正日益成为构建新型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的关键支点。
华为中国数字能源战略与MKT部部长蔡凌宇,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首席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张峻屹,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长聘教授、IET Fellow严正,国网江苏电科院高级技术总监、国网电动汽车首席专家袁晓东,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道路交通委员会副秘书长、东南大学电气学院教授蒋玮为大家带来其研究领域的精彩报告。
同期,部分专家和企业代表以“交能融合与物流重卡超充网络共建”为题进行了闭门研讨,气氛热烈。
24日下午,参会代表前往上海临港交通强国示范项目-兆瓦级重卡超充示范站,见证了华为重卡兆瓦超充上海1号站的开站仪式。研讨会活动次日,参会代表前往华为上海研究所练秋湖园区进行参观考察。
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协同联动、统筹谋划”为原则,通过8大领域25项重点任务,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运输装备绿色替代、能源供应体系创新等关键环节的深度融合,为交通强国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战略支撑。本次研讨会聚焦“干线公路电动商用车补能设施”“超充技术规模化应用”“全路域智慧能源管控”等议题,高度契合“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能源系统弹性提升”等任务,恰是对于“强化试点引领、培育新兴产业”号召的响应。可以预见,在政策引导、科技驱动与市场协同的多重合力下,交通基础设施将逐步从“用能主体”转型为“产能载体”,全路域多能协同等新模式将重塑物流运输的能源生态。未来,随着试点项目规模化推广、技术标准体系完善与跨领域协作机制深化,交能融合不仅将成为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突破口,更将催生万亿级绿色产业新赛道,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双碳”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