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登录 | 注册 | 行情频道 | RSS订阅

金融网(中国金融门户)

当前位置 >> 主页 > 商业 > 家电 >

累计行业最多!海尔智家2项科技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

2022-02-23 17:08 来源:金融网 www.chnfi.com

网友评论 字号:T | T


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而科技的自立自强,正在成为中国企业科技创新的重点追求。

说到海尔智家,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智慧家庭。正是因为海尔智家在智慧家庭领域是布局最早、探索最深的品牌,所以海尔智家在场景搭建和落地方面都有突出成果。

其实,海尔智家的成果领先背后,是以其行业领先的原创科技作为支撑的。近日,海尔智家的两项原创科技成果,就顺利通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鉴定,均被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这两项成果分别为冰箱平行流恒温制冷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酒柜恒温恒湿技术研究与应用。另据统计,海尔智家累计被各机构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行业最多。这不仅代表着海尔智家的科技创新实力先行业一步,更代表着中国科技在全球的引领地位。

两项科技成果“国际领先”水平,通过鉴定数累计最多

本次鉴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持。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是轻工业全国性、综合性的、具有服务和管理职能的工业性组织,在轻工行业具有极高权威性和广泛影响力。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则意味着达到了最高级别。

据了解,本次海尔智家申报鉴定的两项科技成果,共有来自标准检测、制冷与低温工程等不同领域的7位专家参与鉴定。鉴定专家主要从科技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成熟度,以及科技成果的应用价值及推广前景等维度综合评定。

那么,这两项科技成果都有哪些“过人之处”呢?其中,“冰箱平行流恒温制冷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冰箱冷冻间室内食材失水率高、温度波动大的难题,不仅更节能,而且还能满足用户对超薄大容积、全空间保鲜等高要求。另一项“酒柜恒温恒湿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则是全球红酒爱好者的福音,该技术开发了双风路多层送风技术、湿气自循环技术以及温湿度双控技术,能为葡萄酒存储提供酒窖级环境。

其实,不止这2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从1994年至今,制冷产业共有88项技术成果获评“国际领先”。除此之外,海尔洗衣机、海尔空调等各产业累计鉴定为“国际领先”数量属行业最多。

为什么海尔智家能做到?换道生活科技满足用户

科技创新不是说说,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和付出。海尔智家科技成果屡获“国际领先”水平的关键,在于其长期重视创新研发布局、加大研发投入,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的新路子。

2022年年初,海尔集团成立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将在未来三年研发投入600亿,让科技创新成为新发展引擎。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海尔智家的科技创新跟随集团转型的步伐,顺应用户需求,已经从产品科技升级为空间科技,再到生活科技。也就是说,海尔智家的每一项科技研发,出发点都在于满足用户需求。

这种用户思维,我们在冰箱上就能看到。在产品科技上,海尔智家一改传统冰箱两侧散热需要预留散热空间,但易积灰难清理的设计,发明了底部前置散热系统,行业唯一实现0闪缝,解决用户难题。在空间科技上,海尔智家发明平隐式嵌入技术以0cm边距极限嵌入,让冰箱与橱柜0距离贴合,也让厨房空间看起来更美观。在生活科技上,冰箱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链接厨房场景网器,一站解决食材管理、食谱推荐、美食烹饪等全流程方案,解决用户不会做、做不好等生活难题。

 

(三翼鸟智慧厨房场景)

除了科技升级,海尔智家在发明、标准、国家认可、工业设计等领域都已做到行业第一。这四个方面的引领,正说明海尔智家已实现了综合实力最强。

 

(海尔智家专利、标准、国家认可、工业设计成果)

通过科技创新来服务用户,也让海尔智家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从市场业绩来看,据中怡康数据显示,海尔智家1月零售额份额占比25.5%,居行业第一,且通过科技创新带来的增长空间还在不断扩大。

在重视科技创新的大战略背景下,海尔智家作为行业龙头,不仅有多年深耕智慧家庭领域的行业基础,而且积累了卓越的科技创新成果。本着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原则,其未来的科技创新之路,必将给全国乃至全球用户,带来更多切实的舒适和便利。

来源:中华金融网 作者: 综合 编辑: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金融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金融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金融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金融网无关。4、金融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行情数据中心

  • 美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精英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RSS 栏目
版权所有©金融网 www.chnfi.com 工信部京ICP备17057549号-5
广告投放、软文发布、投稿合作QQ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本网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